衛氏朝鮮取代了箕子朝鮮之後,箕子朝鮮的國王箕準及其擁護者倉皇逃往朝鮮半島南部,憑藉著優於朝鮮南部地區原住民的文化和技術優勢,箕準與當地部落聯盟聯合發展,成為引領馬韓部落發展的人,還自稱為「韓王」。這裡的馬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韓之一,三韓是指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後4世紀左右朝鮮半島南部的三個部落聯盟,馬韓、辰韓和弁韓。其中馬韓是三韓中最強大的,定都於目支國,統領三韓之地。
三韓所在的具體位置存在爭議,不同時期,三韓的邊界也不斷變化。馬韓是三韓中最大的一個,由54個城邦構成,大致位於全羅道、忠清道和京畿道,後來百濟統一馬韓;辰韓主要位於洛東江以東,由12個城邦組成,其中的一個城邦後來吸收了其它城邦發展成新羅;弁韓則由12個城邦組成,發展成伽倻後被新羅吸收,弁韓位於洛東江以南和以西。
《後漢書》說韓有三種,馬韓在西,有五十四國,其北與樂浪,南與倭接;辰韓在東,有十二國,其北與濊接;弁辰(即弁韓)在辰韓之南,亦有十二國,其南亦與倭接,凡七十八國各在山海間,地合方四千餘里,東西以海為限。
其實朝鮮民族的發展非常複雜,在其形成過程中,不斷融合諸多民族和種族的成分,如濊族(古朝鮮居民)、韓族(辰國居民)、燕人(衛滿朝鮮部分居民)、漢人(朝鮮半島漢四郡部分居民)、貊族(高句麗居民)以及扶餘人、沃沮人、豆莫類人等等,其中濊貊和韓族為朝鮮半島民族共同體的主體。
三韓是現在朝鮮族的直系祖先,「韓」後來演變為朝鮮族的別名,韓在現代韓語中更是被賦予「偉大」或「領袖」的意思,這也是大韓民國,即韓國國名的來源。三韓在西漢時,便與中國有密切交往,其中辰韓因語言、稱謂、器物等與秦朝相似而被稱為「秦韓」。
《三國志·魏書·烏丸鮮卑東夷傳》曾提到:「桓、靈之末,韓濊強盛,郡縣不能製,民多流入韓國」,此為「韓國」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。
公元元年前後,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,在這之後近兩千年的時間裡,金氏新羅、王氏高麗、李氏朝鮮先後統一朝鮮半島,但從未以韓國為號。不過「韓」仍是其政權的別稱,如高麗太祖王建曾聲稱「朕賴三韓山川陰佑以成大業」。
在1882年簽訂的《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》中,也稱朝鮮人民為「韓民」;1894年清朝在向日本開戰的詔書中也說「拯韓民於塗炭」;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則有《征韓論》傳世;1897年10月12日,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即皇帝位時,在其敕令中稱:「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……及高麗時吞併馬韓辰韓弁韓,是謂統合三韓……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。」遂改國號為「大韓帝國」,於是韓國這一名稱被啟用。
【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,如有不同史實觀點,歡迎留言指正】
文章來源:萬花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