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第一大冤案!一代虎將竟慘遭誅三族 (圖/萬花鏡)
他是三國末期蜀國的第一虎將,早年效命在荊州牧劉表麾下,後來跟隨於劉備,並深受器重。劉備入川時,因數次立下卓著戰功被封為為「牙門將軍」。劉備攻下漢中提拔為「鎮遠將軍」,是蜀漢開國元勛,鎮守漢中,成為獨當一方的虎將。但偏偏就是這麼一位戰功卓越之人,卻被人說成「腦後有反骨」,遭人追殺,並被夷滅三族,他就是魏延。
「牙門將軍」魏延。(圖/網易)
魏延鎮守漢中接近十年,之後諸葛亮上伐北魏,屢建奇功,功績卓越,深受諸葛亮器重,任命為征西大將軍,在蜀國上下可謂是位高權重。但是,魏延和長史楊儀長期不和,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。據史書記載寫到:「延既善養士卒,勇猛過人,又性矜高,當時皆避下之。唯楊儀不假借延,延以為至忿,有如水火。」
讀到此段,魏延的慢自矜高似乎成了禍端的原因所在,其實並不是這樣。當時,蜀國上下,除諸葛亮之外,劉備時代的重臣武將基本上已經全部消亡殆盡,進入一種青黃不接之際。但是,唯魏延一枝獨存,資歷最深,並頗受諸葛亮器重,他確實有「矜高」的本錢,這樣的尊重並不過分。
魏延鎮守漢中接近十年,之後與諸葛亮上伐北魏,屢建奇功。(圖/萬花鏡)
但是,偏偏諸葛亮身邊的紅人楊儀,卻常常看不慣魏延的慢自矜高,雙方互相憎惡。諸葛亮死後,將兵權交給楊儀,魏延因持戰功卓越,但被楊儀權壓一頭,心中多有不甘,加上雙方積怨已久,讓手握兵權的張儀上表朝廷,狀告魏延生有謀反之心。
事發之後,魏延自知是有口難辯,謀反之罪已定,必死無疑,乾脆一不做、二不休,揮軍欲擊殺楊儀。卻不料,反被楊儀派馬岱殺死。隨後,在楊儀的授意下,魏延全家被滿門抄斬,雞犬不留。至於「腦後有反骨」之說詞,則是源於《三國演義》作者羅貫中杜撰而來,整件事情其實是一樁冤案。
《資治通鑑》在魏延被殺後,就明確指出:魏延「實無反意也」。這也顯示了骨相具有政治標籤作用,常被政客當作批鬥運動的工具。
諸葛亮身邊的紅人楊儀,與魏延水火不容。(圖/360doc)
文章來源:第二份歷史檔案